世界简讯:格拉西莫夫的打法,才最要乌克兰的命

俄乌冲突伊始,普京想讲“道”,即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只针对乌克兰军事目标,甚至是针对乌克兰“新纳粹”。而且在战争进行期间,俄罗斯响应欧洲多次要求的开辟人道主义走廊,普京认为用“道”可以征服乌克兰,然而事实是,普京的“道”,恰恰中了西方的缓兵之计。

到了苏洛维金,苏洛维金不讲道,只讲术,开始了对乌克兰境内基础能源设施的打击,实际上这已经涉及到了民用目标。因为对于俄罗斯而言,不打乌克兰的民用目标,就无法更大程度威慑和消耗乌克兰以及其身后的西方世界。


(资料图)

再到格拉西莫夫,格拉西莫夫用的则是“定”,以静制动。俄乌冲突经历了围攻基辅的热血澎湃,也经历了败退哈尔科夫,远走赫尔松西部,更是经历了痛失伊久姆和红利曼。格拉西莫夫担任乌克兰行动总指挥后,有一点很厉害,西方虽然大力援助了乌克兰更多先进武器装备,但是乌克兰拿到后却发现,用与不用,差距不大,还不如放到家里当库存。

格拉西莫夫上任之后,俄军发生了三个重大改变——不打胜仗,没有大规模主动出击,对乌克兰基础能源设施轰炸减少,那他拿什么给普京交代?

实际上,格拉西莫夫的打法才最要乌克兰的命。

为何这样说,这要谈谈格拉西莫夫指挥的车臣战争。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,格拉西莫夫就是重要的指挥官之一。他的作战风格,是不会急功冒进,而是选择逐步瓦解敌人意志,加强军事部署,伺机而动。

从俄乌冲突近两三个月的战况来看,俄军发生的三个转变,似乎也在印证着格拉西莫夫的“心机”。

第一,在格拉西莫夫担任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之后,原指挥官苏洛维金和陆军总司令奥列格·萨柳科夫担任了他的副手。可以说,俄军高层指挥系统非常豪华,虽然俄罗斯没有对乌克兰宣战,但是这个指挥级别,已经证明俄军想用最低代价赢下乌克兰已经不可能,这基本等同于战时状态指挥系统。

这意味着格拉西莫夫在享有绝对指挥权的背景下,竟然没有对乌克兰发动更大规模的空袭和地面行动。其背后意图,让人联想翩翩。格拉西莫夫显然找到了俄军作战的问题所在,刚开始化整为零的打法,大距离转移打法,终究未能攻克乌军的严防死守,其根本原因并不是打法的问题,而是俄罗斯兵源不足的问题。

既然兵力规模无法支持战略层面的诉求,那格拉西莫夫直接转攻为守了,先建立防御。这就是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,几乎看不到俄军影子的原因。因为俄军去巩固既得利益区了。这一点很重要,因为俄军只要一直去打,就没有精力巩固既得成果。就那么三十来万人,在控制区肯定要留下一部分,能出去打得估计也就十几二十万,去对抗乌军的六七十万人,顶多就是打个平手。但是等建立好防御之后,俄军的精锐就有足够的精力对重点目标进行攻击。而且能够形成很好的缓冲,打不下就可以退,乌军只要贸然进攻,就可能被团灭。这才是格拉西莫夫要的结果,在巴赫穆特,虽然是瓦格纳在打,但是战法就有这种味道,一点点啃,让你源源不断投入兵力进来。

第二,格拉西莫夫上任后,俄乌冲突出现了很多变数,欧美同意了援助乌克兰寻求的300辆坦克,总计援助给乌克兰约292辆坦克,其中不缺豹2和美国的M1A2。与此同时,欧美还向乌克兰援助了更多的无人机、远程打击武器、自行火炮等等。

格拉西莫夫深知,俄罗斯没有对乌克兰西部不间断的侦察能力,所以必须把更多精力放到武装部队后勤补给问题上。在弹药采购不足,精确打击武器不够的情况下,对乌军前线的打击,只会把俄军的武器弹药耗尽。所以,等到西方援助的坦克到达前线之日,也基本是俄军准备充分之时。

届时,一张张西方坦克被摧毁的坦克被曝光之后,这种国际压力才是格拉西莫夫最想看到的。说白了,格拉西莫夫就是要要以逸待劳,守株待兔。让俄军在付出极小代价的情况下,取得对乌克兰和西方的双重打击。

第三,格拉西莫夫深知,现在俄罗斯的战场绝不仅仅局限于乌克兰,还包括能源领域,外交领域甚至涉及文化和体育。尤其是在能源领域,如何让欧盟对冲突心生厌倦,唯一的办法就是拉长冲突的时间。既然俄军短期内不可能结束俄乌冲突,那就让欧美去想这个问题,欧美想打多久,俄罗斯似乎就可以打多久。

格拉西莫夫很清楚,欧美并不是直接参战国,他们的求胜欲不能和俄罗斯比,所以,有限的军事投入,想要获取战场上的无限胜利,本身就是痴心妄想。而一旦过多的投入,换来的效果微乎其微,西方世界的立场可能就会发生变动,尤其是对欧盟而言,从地缘战略上讲,受益的是美国又不是欧盟。

从能源领域看,受益的还是美国。欧盟为了制裁俄罗斯天然气,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,不得不加大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进口量。说白了,就是从依赖俄罗斯变成了依赖美国。现在的美国尚需要欧盟一起对付俄罗斯,在未来,美国不需要欧盟对付俄罗斯的时候,天然气价格涨得恐怕比俄罗斯还要猛。

格拉西莫夫什么时候可能发动新一轮攻势?

不打下顿涅茨克全境,意味着俄罗斯的战略目标根本就没有实现,所以,打下顿涅茨克肯定还是格拉西莫夫的重要目标。

第一,之所以俄军在顿涅茨克推进速度非常慢,重要原因就是面临着乌军大部队的抵抗。既然俄罗斯能建立防御,那乌军肯定也早早就在顿涅茨克乌军控制区建立了防御。而俄军的空军并无能力摧毁乌军的坚固防御工事,如果贸然挺进还是会付出惨重代价。

所以,俄军在等,等乌军的主动出击。因为乌克兰早前就已经宣布,在得到西方援助后,就会反攻。只要乌军从防御阵地出来,那就是俄军大显身手的时候了。

第二,气候也是影响战争的关键,春季是乌克兰东部的多雨季节,而且温度低,地面恢复时间慢。这个时候发动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,显然不利于俄军发挥自己的优势。如何在东乌建立稳固的大后方,建设更多的运输补给线乃至重型装备路线,都会是格拉西莫夫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
可以说,格拉西莫夫现阶段的作战战术,要服从俄罗斯当局的战略目标改变框架。目前俄罗斯并不是为了控制整个乌克兰,而是要在东乌巩固既得利益。预测,在五六月份,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,俄军很可能发动对控制整个顿涅茨克的军事行动。

第三,格拉西莫夫既然要打就不可能简单的防守,防守的目的是为了进攻,而这个进攻不仅仅是乌克兰战场的进攻。还会对整个西方造成冲击,试想,在西方所有援助到位以后,俄军突然发起对顿涅茨克猛攻,一举拿下顿涅茨克,到时候短时间内的舆论冲击,会对西方造成的影响有多大?

当然,这些都是目前根据现有信息的推测,俄罗斯到底能不能对乌克兰和西方一击致命,拭目以待。

责任编辑:

关键词:

编辑: MO
上一篇:
下一篇: